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聊聊梅裏雪山的真相。
這是一座位於雲南省境內的雪山,高度6740米,至今無人登頂。

在傳說中,它是一座脾氣暴躁的神山。
說是,1991年,有17名登山隊員不顧藏民的反對,非要登頂雪山,結果,全部遭遇雪崩,無人倖免。

30年來,這個故事一直被添油加醋,變得越來越模糊。

但就在去年,有一位叫做小林尚禮的人,講出了當時最真實的故事。


原來,不需要傳說,故事的真相就已經足夠震撼。
1991年1月3日
1991年的1月3日。
山腳下的步話機裏全是雜聲。
雪很大,視線不良,1.2米厚……

斷斷續續的語音從三號營地傳下來。
他們在說,每隔2、3小時就要做一次除雪,再這樣下去,積雪厚度可能超過2米……
突然,什麼也聽不清了。
基地營問,是不是電池的問題,請更換電池,請更換電池。
好一會兒,雜聲中又傳來聲音,已經更換電池,現在怎麼樣?
還是一樣,是不是大雪導致的濕度問題?
雜聲越來越大了,只聽見三號營那邊說,終止通信吧,再見。
基地營回復,再見。

22:15分,通信終止。
這是和17位登山隊員的最後一次聯絡。
第二天(1月4日)早上9點,基地營發出定時請求,無人回應。
接著,連續呼叫每個隊員的隨身步話機,17臺設備,都沒有回應……

這個情況立刻被反映到中國登山協會,又很快同步給日本山嶽會。
接下來,是整整一天(1月4日)的呼叫,沒有任何回應。
第三天(1月5日),天氣開始惡化,三號營以上,全部被霧氣和大雪覆蓋。
與此同時,搜救隊正在從北京、拉薩和日本京都朝這裏飛奔。
基地營也開始向一號營運送救援裝備。
第四天(1月6日)、第五天(1月7日)、第六天(1月8日),失聯的消息開始登上新聞。

第七天(1月9日)解放軍的偵察機從北京飛往事發現場勘查,但是,除了雲層和白雪,無法獲得更多的有效資訊。
這個時候,北京救援隊,拉薩救援隊和日本的救援隊也陸續抵達現場。
北京救援隊最先打通了前往二號營、三號營的線路,一直攀登到4100米搜救。
拉薩救援隊到場後,繼續在這條線路上搜救,攀登到5300米。
北京救援隊則去往北坡的明永冰川搜救,一直攀登到4400米。
日本救援隊第三個到達,協助拉薩救援隊工作。
北京的軍用偵察機也在24小時待命,多次航拍以後發現,三號營周圍有雪崩的跡象,但沒有發現任何營地物品。
達到5300米的拉薩救援隊又發現,三號營與德欽縣的無線電通訊是通暢的,如果有生還者,那麼他們可以和德欽方面聯繫。

但各個電臺裏,始終沒有出現過登山隊的信號……

與此同時,天氣變得越來越糟。
最終,在失聯後的第22天,由於持續降雪,發生雪崩的危險性越來越大,救援行動宣告終止。
山難事故被通告,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全部遇難。

這就是人類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事故——1991梅裏雪山山難。

小林尚禮

小林本來也應該在登山隊當中。
是因為訓練原因,才臨時改變了行程。
他的兩位同學,笹倉和兒玉都去了。
直到山難公告的那一天,他被安排前往笹倉家慰問。

笹倉的母親一直在說有關兒子的事兒,很平靜,沒有流淚。
笹倉的爸爸回家,還跟小林說,來一起喝一杯吧。
老人家笑談著兒子的事情,而小林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喝完了酒,理事長正式報告整個搜救過程。
笹倉的爸爸又非常正式的道謝,最後才說,21年,真是短暫的人生啊。
直到這個時候,所有的悲傷才一股腦的湧上來,小林根本止不住自己的淚水。
從那天起,他心中征服雪山的信念,突然變得比天還高。
為什麼要登山?
小林故事的序言當中說,西方文明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裏,飛速發展。
他們確立了一個根本的邏輯。
那就是把世界劃分為有靈的——人,和無靈的——自然。
600多年前興起的探險運動,就是有靈征服無靈的邏輯。
人類為什麼要登山?這是文明對荒野和原始的挑戰,是用自然的偉大,彰顯個人魅力的價值觀。
日本人很早就接受了這種邏輯,雖然他們也崇拜山嶽。

但是,從京都大學裏走出來的新生代,早就已經拋棄了這些舊思想。
他們組成山嶽會,不斷的挑戰一座座雪山。
在80年代的時候,已經是日本最頂尖的登山隊之一。

而恰好,當時中國也開始展開登山運動,於是,就有了這次中日聯合的登山行動。
1989年·先遣隊

第一支先遣隊在1989年的時候,來到雪山腳下。
他們從北坡勘探,攀登到5400米的時候,遇到了冰瀑布,所有人都很興奮。

因為,這座雪山不高也不低,既不會太難、也不會太簡單。
非常適合團隊登頂,而這正是中日聯合登山隊的想要的效果。

同時,這是一座處女峰,還從來沒人登頂過。
於是,先遣隊在地圖上畫一個框,又打上一個勾,就是它了——梅裏雪山。
第二年(1990年)的11月,中日兩國登山隊成員在昆明會和
日方11人,全部來自京都大學山嶽會,有在校學生,也有已經畢業的校友。
中方6人,中國登山協會、雲南省登山協會和德欽縣代表各兩人。

到了12月1日,一個30多人的登山總隊,進入了山腳下的雨崩村,開始建設基地營。
基地營是一個叫做笑農的牧場。
從山谷裏平視,這裏是一個雪山草甸的世外桃源。
而如果從上天的視角看來,這卻是一個巨大冰鬥的出口,冰川像漏斗一樣彙集到這裏。

狂瀉3200多米,而登頂,就恰恰要從這個冰鬥上攀登上去……
後來證實,這也就是梅裏雪山極難攀登的原因之一。
他的垂直落差很大,有3200多米。
而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瑪,雖然有8848米。
但基地營就有5300米,又是一條相對緩坡的雪路通往頂峰,所以攀登難度並不算太高。

梅裏雪山還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它是整個橫斷山脈上,非常靠近印度洋的一座主峰。
橫斷山就像一個拔地而起的屏風,青藏高原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都撞在這上面,還有印度洋的暖流也會直接撞過來。

所以,這裏的氣候千變萬化,從頂峰到谷地,不僅有長著仙人掌的熱帶荒漠,還有四季如春的河谷村落。
而頂峰上的氣候,就更是說變就變了。
前一秒還晴空萬里,下一秒就山崩地裂,在這種環境下登山,非常危險。
1990年·登山開始

12月8日,登山開始,剛剛搭建起一號營地的時候,各種不順利就開始發生。
主要問題出在運輸隊身上,原來,這些運輸隊都是臨時雇用的當地藏民。
他們說,運輸線路太危險了,紛紛提出抗議和罷工。
雖然在當地縣長的調停下,抗議停止了。

但日方團隊似乎還是發現了不對勁兒,那就是,運輸隊一邊在抱怨路線危險,一邊有做著更加危險的動作。
比如,從冰瀑上下來的時候不使用冰爪,繩索垂降的時候不用限速器,等等。
而如果登山隊稍微提醒一下他們,就會引起他們憤怒,一時之間,所有關係變得非常微妙。
這期間,中方代表顯得尤其緊張,但他們只是跟日方團隊說,運輸隊千萬不能出事,這是他們的神山。

現在但凡出現任何問題,別說登山了,當地民眾首先就得把登山隊員們都收拾了。
其實,這就是很多傳說裏說的那段藏民阻撓登山隊的故事。
因為四個字——卡瓦格博。
梅裏雪山or卡瓦格博

本來,登山隊剛剛來到雨崩村的時候一切還好好的。
藏民們也都是熱情好客。
因為,他們聽說,這是一只來攀登梅裏雪山的國際團隊。
而梅麗,大概是北面那座山峰吧,在梅麗水旁邊。
但是,當基地營、一號營一步步向前延伸的時候,藏民們懂了,他們口中的梅裏雪山,竟然是卡瓦格博。
這是絕對不能攀登的神山。
因為,它的真名叫做絨贊或者念青·卡瓦格博。

卡瓦,是白色雪山的意思,格博,是男性尊者的意思。
而絨贊和念青正是,神山信仰的由來。
在藏地的傳說當中,絨贊·卡瓦格博曾經是一座妖山,它有九個頭、十八只手,經常禍害人間。

但後來,蓮花生大士帶來了佛教,經歷了八大劫難、驅除各種痛苦,最終降服了絨贊·卡瓦格博,妖山從此皈依佛門,成了格薩爾王的護法,驅魔降妖、所向無敵,到最後,雄踞藏地八大神山之首,統領七大神山(阿尼瑪卿、岡仁波齊、尕朵覺沃、墨爾多、苯日、雅拉、喜馬拉雅),225中神山和無數小神山,維護著自然的和諧與寧靜。

從此以後,妖山——絨贊·卡瓦格博,也就成了神尊——念青·卡瓦格博。
但絨贊和念青是一體的,如果你敬仰它,它就是念青,一生如果能繞著念青·卡瓦格博轉三圈,那麼它將消除你的前世今生的業障。

而如果你激怒它,它就是絨贊,不僅會毀滅你,那股被封印的妖山神力,還會毀壞四周的生靈,藏民的家園將不再安寧。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藏民用一個中性的敬語稱呼它,叫做阿尼·卡瓦格博。
其實,在古代的漢語當中,卡瓦格博被稱作太子雪山。

他身邊有另外12座雪山,連成了太子十三峰,就像古代漢人對太子的理解一樣,它出生高貴,性格驕橫,你敬它,它就是仁愛的太子。

而如果你蔑視它,它也是睚眥必報的太子。
至於太子雪山、卡瓦格博怎麼變成了梅裏雪山,這完全是一場意外。
原來,60年代測繪隊來到這裏的時候,與當地人的溝通出現了偏差,把太子雪山標錯了,標成了梅裏雪山,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的今天,反而是它的真名,卡瓦格博不那麼常用了。
分歧
當建立三號營地的時候,登山隊內部出現了嚴重分歧。
中方隊長認為日方的選址很危險。

竟然把營地紮在山體上,簡直是門外漢,萬一雪崩,沒人逃得了。
中方隊長態度非常強硬,他認為三號營應該紮在離山體稍遠一些的地方。

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沒得商量。
爭執從15號一直持續到20號,中方隊長甚至還說,要是日方一定要堅持,那就雙方分開紮營好了。
整個登山進程都在爭執中停滯了,這種狀態又持續了兩天。
突然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了。
我們不知道這當中的細節,只是從後來找到的隊員日記中發現。
兩天後,中方隊長,簡單的回復了一個OK,然後,當天下午,就把帳篷搬到了日方這邊,巨大的爭執,就這樣意外解決了。
而這個三號營地,正是雪崩前,17名登山隊最後聚集的地點……

衝擊頂峰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5900米的四號營地也建成了。
28日天剛亮,五人突擊小隊就從四號營出發,準備試探性攻頂。
下午一點,突擊隊達到6470米,距離頂峰只剩下270米。
但突然,一陣陣雪霧就砸了過來,能見降到2-3米,突擊隊請求後撤。
無線電傳到三號營地,日方隊長說,原地待命,在收到2點半的天氣預報後,再做決定。
到了兩點半,三號營的命令終於傳了上來,撤吧,天氣沒有好轉的可能。
結果,這個時候,山頂上天氣已經非常糟糕,連下山的路繩摸不到,突擊隊已經撤不下來了。
突擊隊在簡易帳篷裏,又堅守了6個小時,已經是夜晚十點鐘,他們開始分配隨身攜帶的食物,準備一直耗下去。

但又很突然,就在晚上十點一刻的時候,一輪明月突然照了過來,天氣好得不得了。

突擊隊,抓住這個窗口,找到了路繩,趕緊下山。
一個多小時以後,十一點半,所有人安全回到了四號營地。
接下來的三天,29、30、31號,天氣好得不得了,突擊隊都覺得只要一咬牙,就可以登頂。
但這是一次聯合登頂的行動,30號,突擊隊從四號營下山,17名登山隊員在三號營集合,開會決議接下來的登頂順序……

1月1號,大雪開始下個不停。
2號,帳篷外的積雪越來越厚,隊員們開始除雪。
3號,大雪持續,晚上九點,步話機的信號越來越差,積雪達到1.2米,而三號營的整個帳篷,才只有1.5米高。
十點一刻,就接上了我們故事開頭的最後一次通話……

其實,因為沒有生還者,我們並不知道,當時三號營究竟發生了什麼,雪崩,這也只是最合理的一種猜想。

1996年·第二次挑戰
時間來到199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再次回到雪山,他們要重新挑戰卡瓦格博峰。
小林尚禮,這次也在隊伍當中。
當晚,小林和日方團隊在雪山腳下長跪,留下四個字——誓死登頂。
但是,一連10多天,他們連雨崩村都進不去……
中方代表在不停的調停,但當地藏民堅稱1991年,登山隊走後,當地的村民和牲畜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說什麼也不會再讓這些外國人登山了。
一直熬到10月30日,在兩名配槍公安的保護下,登山隊才總算進入了香農的基地營。
而這次,根本就沒有當地藏民再幫他們運輸物質了。
不得已,登山隊從尼泊爾請來了四個夏爾巴人充當運輸隊。

夏爾巴人是喜馬拉雅山的居民,天生的登山健將,也是最神秘的藏人,我們原來會員頻道裏聊過。
一號營,二號營,三號營,再次被登山隊一一搭建起來。
在到達二號營山坳的時候,小林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向前走著,不由得就想起遇難的17位隊友,你們是在這下麵嗎?
後面話哽咽在喉嚨裏,腳上套著雪掌繼續向前,又問,這個地方這麼冷,為什麼要留在這裏啊?
凜冽的寒風呼嘯著,第二次挑戰,就是在這種悲壯的情緒中進行著。
與此同時,登山隊在往返瀾滄江大橋的時候,當地西當村、明永村、雨崩村等等周邊藏民,一百來人擋住了他們的道路。
艱難,可想而知。
到了11月18日,登山行動正式開始,夏爾巴人在祈福,他們的儀式映襯在雪山上,掛著風馬旗,焚燒著松柏葉,吟誦著古老的禱告詞。
然後,分給每個隊員一粒活佛加持過的米粒,據說可以保佑人體,避開雪崩。
但是,就在小林他們這支先遣隊到達三號營地,準備前往四號營的時候。
京都和德欽都傳來了相同的氣象預報,有一股強大的氣旋已經在孟加拉灣產生,很快會撞擊梅裏雪山。
幾天後,極大概率出現極端惡劣的天氣,請登山隊全體立刻返回基地營避難。
但結果,就在下山以後,所有人發現,天氣預報錯了,這幾天天氣好得不得了。
接著,在一次集體會議上,日方總隊長說,登山的危險性已經超過了可控範圍,決定終止行動。
小林一聽就怒了,站起來大罵,就算把隊長換掉也必須登頂。
中山,你來當隊長。
中山34歲,總隊長67歲,小林27歲。
這種以下犯上,驚呆了在場所有人,但中山卻毫不猶豫的背叛了小林,站到了總隊長一邊。
小林又罵,中山,這個時候選擇退縮,我會恨你一輩子。
走出會議室,小林看到,中方的隊員也都仰天長歎。
而當晚,小林一夜沒睡,好幾次翻身起來,恨不得拉上一個夏爾巴人,就他們兩人去登頂……
但最終,小林還是跟著大部隊回國了,繼續扮演一個毫無波瀾的職場角色。
1998年·發現遺體
2年後,冰川上發現登山者遺體的消息傳到日本。
小林當晚就聯繫上收容隊,充當志願者,再次回到了梅裏雪山。
接下來的18年,小林,一直在山腳下的永明村長住,他成了村長紮西的客人,開始用紙寫漢字的方式,與村長交流。
村長說,為什麼收留小林,是因為有一次搜索遺體的時候,他看到小林是把營地的垃圾全部清理乾淨了才下山。

所以覺得可以信任他,才讓他在搜索期間住在村裏,並且由自己來保證他的安全。
慢慢的,小林學會了一些漢語,和藏語。
在一次搜索工作結束後,小林突然問紮西,關於登山這件事兒,你是怎麼看的。
沒想當,紮西停下腳步,一字一句的跟小林說,任你是誰,都絕對不允許攀登卡瓦格博。
神山,就像親人一樣,如果踩你親人的頭,日本人也會生氣吧?
你懂不懂藏族人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還要去轉山?
小林被紮西的話擊潰,從那一刻起,他似乎再也不是一個只信仰征服的登山隊員。
於是,他決定去轉山。
轉山

在轉山的過程中,他看到了雪山的四季,感受到自然,清晨藏民們會對著梅裏雪山焚香,呼喊著——呀拉索,向卡瓦格博禱告。
他看到了河谷中的永明村,從卡瓦格博山頂,到瀾滄江河谷,4700多米,就像一尊威嚴的大神。
有春天的核桃樹,山澗的冰泉水,配槍的紮西村長,金黃色的玉米,和氣勢洶湧的永明冰川。
17位隊友的遺體都是從這個冰川中被發現的。
當地藏民還給小林講了一個傳說,說,那些激怒卡瓦格博的人,會被收去充當7年的奴僕……
而1991年山難,到1998年發現遺體,正好7年。
轉上的路上有幹熱地帶的仙人掌,有掛著松蘿的白樺樹,也有雪山、絕壁和埡口。
月光下卡瓦格博不怒自威,森林裏,整個山谷卻有寧靜的像另一個世界(雨崩森林)。
有一次小林壯著膽子,跟著撿松茸的隊伍,回到了雨崩村,在這裏,他又聽到了這樣兩個故事。
藏民為什麼阻撓登山?
一個藏族朋友說,小時候聽爺爺講。
100多年前,有個白人來到了雨崩村,他天天爬山,把村子周邊的山都爬了個遍,採摘那些花草和樹皮。
等這個白人走了以後,藏民們卻發現,山上的植物全都枯萎了。
從那以後,村裏人就決定不再允許外人來登山。
另外,1991年的山難你也看到了,還有1996年,你們走了以後,就發生了一場老人們都從來沒見過的大雪崩。
說完,藏族朋友帶著小林來到了笑農營地。
小林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從來沒有想過世界上竟然存在這麼猛烈的雪崩。
笑農谷地裏那些生長了幾十上百年的樹木,竟然都被大雪折斷。
哪怕當時登山隊是在他們認為絕對安全的基地營等待登山時機,也會被雪崩團滅。
小林想起了當年總隊長的決定,中山的背叛,和自己的輕狂。

又想起來紮西的話,神山,就如同親人。
再看到眼前的場景,小林開始理解了。
親人,不正是指撫育人類,然後又將其收歸自己懷抱的生命之源嗎?
轉山是藏民賭上身家性命的禱告,那外來人又怎麼可以只為一已私欲就去踐踏他們的信仰呢?
有一天,小林跟紮西說,自己不再想去攀登卡瓦格博了。

紮西還沒說話,小林又補充,不對,我是說,誰都不可以再攀登卡瓦格博了。
紮西卻笑著說,西藏其實還有很多不是神山的山,你們還是可以去爬的,不會有人阻止。
2000年,明永村通了公路。
2001年,國家立法,禁止攀登卡瓦格博。
筆記&相機

2003年,冰川裏又發現了一批重要的遺物。
是登山隊的相機,還有筆記本。

一根自動鉛筆芯還夾在本子裏面,夾筆芯那一頁上還有一個起頭,像是想要記些什麼東西,但自動鉛筆沒芯了,而還沒等換完筆芯,筆記的主人,就再也沒有機會再寫下後面的事情了。
最後一條記錄是,保暖瓶燒水,一直到了十點半,累死了。
十點半,開始烤意式芝士腸。
然後,是那個起頭。
小林由此推算,災難降臨的那一刻,就是1991年1月3日的晚上十點半以後。
另外的筆記裏也記載,當時積雪厚度在1~1.3米,帳篷和帳篷之間就像豎起了一道牆。
小林猜想,這種厚度的雪量,哪怕只發生小型雪崩,也足夠掩埋所有帳篷了。
相機裏的膠捲也被沖洗了出來。
這是一張從二號營地眺望主峰的場景,遠處的山坳,就是三號營地。
還有幾張,隊員們在二號營地和三號營地之間運送物質的照片,可以看見,雪地非常鬆軟,隊員們是在用雪橇搬運。
最後,還有一張隊員們在帳篷裏的照片……

最後的隊友
在十幾年的搜索過程中,小林一共找到了16位隊友的遺骸,唯獨隊醫的遺物始終沒有出現。
曾經小林發誓這輩子一定要找到17位隊友。

但是,現在,小林也已經看淡了這件事情。
也許是藏地的生死觀影響了小林。
比如,當媒體問小林,有關最後那位隊友的問題時,小林說,他計算過,梅裏雪山的明永冰川流速是200-500米/年。
這比普通冰川的流速快十倍,如果現在還沒有出現,可能已經順著冰川,進入到河流當中了吧。

回答充滿了平靜。
也許,在現在的小林看來,這也是一種向大自然的回歸。
剛到雨崩村的時候,村民們都稱呼小林是那個外國人。
而很多年以後,小林有一次去雨崩村串門,一群小孩兒出來圍著他,一個小林從來沒見過的男孩兒說,他是外國人,而周圍的小孩兒卻糾正他,不,他不是外國人,他是小林。

那是小林在雪山下最高興的一次,他已經變得頭髮花白、皮膚黝黑,看上去就像一個地道的藏民一樣。

小林說,自己在卡瓦格博山下生活,學到了對生命更深入一層的感悟。
這就是梅裏雪山,故事的真相。
也許,當我們真的見到雪山、見到冰川,感受到那尊一塵不染的大神矗立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也會有一瞬間,擁有更透徹的領悟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裏,謝謝大家。
最後夫人說,雪山上的故事,真的都很有衝擊力啊。
(完結)
————————————————————————————————
自說自話的總裁:youtube視頻專欄,全部最新合集。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動物系列:
————————————————————————
史前古文明系列:
藏地1:秘密地宮上 2:秘密地宮下 3:岡仁波齊⛰️4番外:極樂淨土⛰️ 2不死妖僧👨🦲
四部曲:1象雄傳說⛰️、2吐蕃魔女🧙♀️、3密宗雙修👫、4轉世靈童👶
美洲:普瑪彭古✊、地底蟻人🐜1、蟻人預言🐜2 、蜥蜴人1🦎、蜥蜴人2🦎、蜥蜴人🦎3、蜥蜴人🦎4
仰望星空系列:天狼星1🌟、天狼星2🌟、天狼星3🌟、天狼星番外🌟 太陽1🌞、太陽🌞2、
山海經系列:山海經1.1⛰️🌊、山海經1.2⛰️🌊、山海經1.3⛰️🌊、山海經2⛰️🌊、.山海經-驚奇1⛰️🌊.
驚奇2⛰️🌊.。 驚奇3⛰️🌊、 驚奇4⛰️🌊、 驚奇5(完结)。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自說自話的總裁,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szhdzc.com/?p=4074
评论列表(6条)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
[…] 高山系列:⛰️梅里雪山 […]